• 首页
  • 关于世纪注册
  • 业务范围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关于世纪注册

    你的位置:世纪注册 > 关于世纪注册 > 痛感共振、爽感相同:爽剧的美学原则

    痛感共振、爽感相同:爽剧的美学原则

    发布日期:2024-08-24 10:47    点击次数:134

    痛感共振、爽感相同:爽剧的美学原则

    “请清风,送鼓声。请苍天,鉴忠奸!”

    近期,大爆剧集《墨雨云间》以其旗帜鲜明的两个标签:复仇、爽剧,迅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然而越到尾声,观众对这两大标签的质疑声却越大,在结局时,主角更是离奇地陷入了道德困境,为什么《墨雨》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声势,又为什么它的口碑在半道崩殂?

    让我们从为何人人都爱复仇爽剧说起

    从《回家的诱惑》到《延禧攻略》,再到韩国的《黑暗荣耀》,泰国的《禁忌女孩》,复仇爽剧可谓播一部火一部。这些电视剧在爽感的制造机制是一致的:“恨”的积蓄——“解恨”的宣泄——爽感的生成。步步为营、以牙还牙,痛感共振、爽感相同,这种“即刻正义”的展现,开辟了一个既安全又合法的情感宣泄途径,让他们通过文东恩、薛芳菲等的胜利复仇,释放现实生活中由“恨”所带来的沉重的压抑、深藏的不满和沸腾的愤怒——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或屈辱或伤痛的瞬间,在回忆当时的情境时,我们甚至可以记得那天空气里漂浮的灰尘和天空上的阴云。

    也因此,利他主义、诗意的正义和对称性成为了复仇美学的三大支柱。

    利他主义的核心是剧里主角所感受到的仇恨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仇恨,而是世界上所有仇恨的化身:暴力、身份歧视、校园霸凌、pua、谋财害命……当受害者基于所遭受到的背叛或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而对加害者施以惩罚的时候,观众也将从制裁中获得满足。故而,复仇爽剧的底层逻辑是伸张更广泛的正义和公平。只要这个世界还有阴影,类似的作品就永远有受众。

    诗意的正义则是让观众在复仇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道德满足:有研究表明,人们会根据特定情况来分析报复行为是否“特别合适”,也就是说,复仇是以“人们希望的方式”伸张正义,这也是为什么正派的复仇对象往往是精准的、独立的个体。

    而观众对于公平和正义之期待的满足,就来自于复仇者和加害者之间行为和结果的对应关系,也是《墨雨》播映尾声出现颓势和争议的根本——对称性的缺失。

    爽剧不爽,复仇到底值不值得?

    复仇剧的反派与主角实际上共享了同一套逻辑脉络,即他们存在的正义性来源于他们受迫害的程度,《墨雨》行至尾声,部分观众围绕着反派婉宁长公主和女主薛芳菲开始比惨,这种讨论的根源,来自于薛芳菲复仇的正义性在剧情的推进中逐渐动摇:她原本是为了惨死的父亲和弟弟伸冤,但结局时薛父和薛弟都死而复活了,她复仇的对象长公主却被揭开了极其悲惨的过往,尽管主角还是正义的,但因为薛家的受迫害程度降低了,“加害者”长公主也“受害者”的面貌下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体验到的“爽感”不能不大打折扣。更为复杂的是,主创团队在追求主角圆满的同时,忽视了配角在主角复仇之路上的付出与牺牲,最终让主角陷入了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道德困境之中。

    爽剧不爽,复仇到底值不值得?

    这种本不应该出现的拷问却在最后一刻问住了观众。

    复仇爽剧之所以让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是因为它们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望,以及快意恩仇的冲动。

    回看它的美学原则,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剧集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欢愉,更是一种对人性、道德和正义的探讨路径。它们让我们在享受剧情的同时,也激发我们思考何为正义,以及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坚守这份正义。

    发布于:江苏省